

在2025年云南省高考中,建水实验高级中学物理类考生殷发文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全省前五十名,这位来自红河州河口县的学子,即将迈进理想大学的校门,开启人生的崭新篇章。
回顾学习成长之路,殷发文认为,建实成熟的教学教研模式是他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学校每节课都需经过三次精备才能上讲台,由备课组长带领组内教师深入研讨、不断打磨,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学生知识短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教学方案,使教学真正贴近学生实际、服务学生成长。殷发文表示,自己并没有制定太多学习计划,紧跟老师节奏,落实课堂内容就是最好的学习计划,认真完成每一次导纲限时练,就能够高效地掌握知识。
谈及校园生活,殷发文用“严中有爱”四字简短概括。高三阶段,许多同学迎来了十八岁成人礼,老师们总是提前精心筹备惊喜,为学生带来温暖与力量。课堂上,他们是手持粉笔、严谨治学的“知识摆渡人”;课堂外,他们是陪伴学生成长的“生活合伙人”,会在每天陪餐、休息查寝时拉着学生唠家常,耐心倾听大家的想法,给予温暖关怀与指导,用自己的人生故事驱散备考的焦虑。这种“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的氛围,让高三紧张的备考生活有了柔软的支点。
谈到学习窍门,殷发文强调重视每一场测试,把错题当老师。他说:“分数只是表象,错题才是宝藏,考完后不要太关注分数,而是更多的将重心放在对错题、好题的整理上。”他习惯将典型题目拆解细化为知识点,反复梳理、归类联想,构建一张知识的思维网,让每一次失误都成为进步的跳板。
在家庭教育方面,殷发文的母亲吕选葵用“放养”二字轻描淡写,却藏着对学校的信任与支持,她表示,这种“放养”并非放任,而是孩子在校期间,她无需过多操心。学校老师每天都会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和状态,免去了接送孩子的奔波,也无需担忧孩子在路上的安全问题,让她省心不少。每次假期回家,儿子总带来惊喜,不仅成绩优异,性格也在悄然变化。“他经常主动帮忙做家务,说是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有一次,他还在家中边唱边跳民族舞蹈,那是学校本学期课间操所学内容。”她欣喜地说,孩子在学校收获的,不只是知识和成绩,更是独立、自律与担当。
课余时间,殷发文在吉他弦上拨动青春旋律,在绿茵场上挥洒活力汗水,也会利用假期自主学习外语。虽然曾经性格内向,但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使他逐渐变得开朗、乐于交流。他说,喜欢与老师同学交流想法,也享受独处的片刻沉静,这种性格上的转变是他成长过程中的另一重要收获。
离别之际,殷发文深情寄语学弟学妹:“稳中求进,收放自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既是他对自己最真实的总结,也是对后来者最真诚的鼓励和祝福。